搶人才! 香港有意讓外地頂尖大學畢業生「人先來,再慢慢找工作」

2022-10-18     緣分

搶人才! 香港有意讓外地頂尖大學畢業生「人先來,再慢慢找工作」 同為亞太區域的金融中心,新加坡和香港常被認為有著瑜亮情結。

吸引外資進駐,搶奪頂尖人才,是維持金融中心地位的不二法門。

新加坡近年來各種徵才計劃無須贅言。

隨著疫情趨緩,我國政府更是「搶人不手軟」,持續以吸引海外人才作為維持競爭力的重要措施,例如明年1月將生效的頂級專才准證(Overseas Networks & Expertise Pass)。

但香港近年來卻因政治和防疫因素,面臨一定程度的人口流失。如今,當地政府不得不另闢蹊徑,設法在「搶奪人才」這一塊迎頭趕上。

根據《南華早報》等港媒報道,香港特首李家超可能在明天發表的首份施政報告中,宣布其中一項針對外國人才的重大變革:

人來就好,工作慢慢找。

據悉在該計劃下,畢業自全球頂尖大學的外地人士(包括中國大陸及海外國家)可在沒有工作的情況下,先取得18月的簽證,留在香港找工作。

搶人才! 香港有意讓外地頂尖大學畢業生「人先來,再慢慢找工作」香港近年來因政治和防疫因素,面臨一定程度的人口流失。(法新社)這項計劃和英國今年5月宣布的「高潛力人才簽證」(High Potential Individual Route)有異曲同工之妙,不變的精神就是:

人先過來,工作慢慢找。

在英國相關計劃下,畢業自全球頂尖50大高等學府的外國人士可獲得長達24個月的簽證。

搶人才! 香港有意讓外地頂尖大學畢業生「人先來,再慢慢找工作」李家超明日將發表上任後的首份施政報告。(路透社)專家認為,香港這項仿效英國的頂尖大學人才計劃有望從新加坡、中國大陸、韓國、日本甚至美國等地吸納人才。

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亞太工商研究所名譽研究員李兆波認為,一旦計劃成形,香港將可吸引來自新加坡、日本和韓國等地,有志於汲取中國工作經驗及學習中文的青年才俊。

其中,他特別提到上述國家在QS世界大學排行榜及泰晤士全球大學排行榜皆名列前茅的幾所大學,包括新加坡的國立大學和南洋理工大學、日本的東京大學及韓國的首爾大學。

人力機構環球管理諮詢有限公司的董事總經理李漢祥則建議,港府應考慮進一步把計劃中的大學名單擴大至全球100大。

他也說,來自中國大陸及東南亞的人才將比歐美人才更具優勢,因為前者更熟悉香港市場。相反的,來自歐美國家的人才在進行市場行銷方面的工作時,可能須要更多時間適應。

搶人才! 香港有意讓外地頂尖大學畢業生「人先來,再慢慢找工作」有分析指出,香港研擬中的頂尖大學人才計劃應該以更了解香港市場的中國大陸及東南亞人士為主。(法新社)香港過去的「吸才計劃」效果不彰 事實上,香港已有多項行之有年的徵才計劃,但礙於門檻較高,近年來效果並不甚理想,申請人數呈現下滑趨勢。

據《香港01》報道,香港數項人才入境計劃的申請數字從2020年起就陷入萎縮。

例如,針對非中國大陸人才和專業人士的一般就業政策,2019年有多達4萬1289人獲批簽證,但到了2022年上半年,卻只剩下5701人。

唯有2020年配額調升的「優才計劃」呈上升趨勢,去年共有2004人獲批,今年首半年則為1147人,主要遍及金融和資訊科技產業。

但《香港01》也分析,「優才計劃」有近九成獲批人士來自中國大陸,海外申請人屈指可數,因此欠缺多元背景。

雪上加霜的是,近年來香港還面臨一定程度的人口外移危機。

香港政府統計處公布的2022年年中人口數字顯示,香港人口截至年中共有729萬1600人,較去年同期少了12萬1500人,跌幅達1.6%。

除了部分港人遷往海外,離開香港的外國員工亦為數不少,流失的人才尤以金融、醫療和教育行業居多。

據分析,外國人才的原因包括難以忍受嚴格的防疫安排,有者則無法接受反修例風波後的政治環境。

更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外國人士認為,香港高昂的房價和租金是他們打退堂鼓的主因。

因此,有意見認為,香港的頂尖大學人才計劃也應針對房價、租金和生活費等問題對症下藥。

一些香港立法會議員就建議,港府應該進一步為相關簽證獲批者提供生活津貼或住宿。

搶人才! 香港有意讓外地頂尖大學畢業生「人先來,再慢慢找工作」香港昂貴的房價和租金就連外國專才也吃不消。(法新社)部分議員也認為,與其只看大學的世界排名,香港的頂尖大學人才計劃應該給予中國大陸和東南亞國家的學府一些「特殊待遇」。

若參考英國「高潛力人才簽證」納入的最新37所大學名單,被列入的大學包括了新加坡的國大和南大;美國有20所大學入列;中國大陸、香港、日本和瑞士各有兩所大學入榜;澳洲、德國、瑞典和法國則各有一所大學上榜。

但一些分析指出,香港版本的頂尖大學人才計劃不該過度陷入世界前50大的迷思。

香港建制派政黨民建聯的兩名議員林琳和陳勇表示,東南亞國家擁有不少華裔人口,他們對香港文化較有歸屬感,同時也諳中文和英文兩種語言,因此新計劃應著重考慮他們,後者更提議,包括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的大學也應納入計劃中*。

未完待續,請點擊第2頁繼續閱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