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生港口擴大西港規模 陸兆福:將帶來了550億經濟效益

2023-12-08     緣分

巴生港口擴大西港規模 陸兆福:將帶來了550億經濟效益

(布城8日訊)交通部長陸兆福指出,巴生港口在未來擴大西港的規模後,除了能夠帶來550億令吉的經濟效益,同時也會對國內生產總值貢獻高達190億令吉。

「今天我們將見證西港的第三份附加協議,其中包括西港第二期擴建(CT 10-17)。」

他今日出席西港私有化第三份附加協議簽署會議上,如是表示。

他補充,這項開發案同時也創造了6000 個就業機會,並將提供額外的港口設施,即增加了1300 萬個標準貨櫃(TEU)。

大馬政府、巴生港務局和西港大馬私人有限公司在陸兆福見證下,簽署了西港私營化第三份附加協議,並以高達3960億令吉的投資金額,延長西港特許經營權58年,即從2024年9月1日至2082年8月31日。

巴生港口擴大西港規模 陸兆福:將帶來了550億經濟效益

他說,西港大馬私人有限公司於1994年獲得了西港的特許經營權,為期30年,並將於2024年8月31日結束。

「在這30年里,西港大馬私人有限公司將巴生英達島轉變為一個快速發展的港口碼頭。該碼頭擁有碼頭設施和物流中心長8公里,除了可裝卸干散貨、液體、氣體以及滾裝船等常規貨船外,還能夠裝卸世界上最大的貨櫃船。 」

對此,他表示,巴生港口作為大馬的貿易中心,其在連接大馬與世界市場,以及加強國家經濟方面發揮了戰略性的作用。其作為「海上門戶」和「區域物流樞紐」的地位,不僅具有重要的經濟意義,也是文化接觸和國際合作的重要部分。

他說,回顧這30年來,巴生港經歷了非常重大的轉變,從原本處理散裝的小港口直到處理貨櫃貿易,並從1995年的全球最大貨櫃港排名第27位,一路躍升到2022年排名第13位。

「如今,巴生港不僅是國家的主要貨運中心,也是亞洲地區領先的其中一個轉運中心。」

另一方面,他表示,透過第12大馬計劃,當中所確定的其中一個戰略是「改變物流生態系統以提高效率」。 同時,政府將物流列為重點產業,並推出了各種措施來支持該產業,包括商業友善政策和創建基於數碼化的有利生態系統。

他坦言, 航運業潛力非常大,這能夠讓國家邁向經濟繁榮的軌道。 該行業能夠對馬來西亞的經濟成長產生正面影響,符合實現已開發國家地位的目標。因此, 政府將2024年預算重點放在物流業,大力支持數碼化以提高生產力。

「巴生港務局提供總計5000萬令吉的配套撥款,用於維護巴生港周圍的道路以及執行重型車輛的超載限制。」

此外,大馬港務局還提供了價值2000萬令吉的額外配套贈款,用於升級馬來西亞海事單一窗口系統,透過綜合數位入口網站連接港口的貿易社區。 

出席者包括首相署公共與私人界合作單位(UKAS)主任拿督山蘇阿茲里、交通部秘書長拿督嘉納山迪蘭、副秘書長(政策)拿督諾曼、巴生港務局主席歐陽捍華、總經理蘇邦馬連、西港控股創辦人丹斯里嘉納林甘遺孀潘斯里黃秀容、子公司西港大馬私人有限公司總執行長李萬達以及董事拿督西蒂。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