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30日訊)士布爹國會議員郭素沁指出,馬來西亞在食物浪費國家記錄中,有著不良的記錄,國家與人民必須立刻整頓糧食系統、杜絕浪費風氣,保障糧食安全與穩定。
她是配合「2023年國際糧食損失和浪費醒覺日」發表文告指出,今年4月,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報告說,馬來西亞人每年浪費多達830萬噸食物,平均每人年浪費259.82公斤食物。
她也舉出網媒《The Malaysian Reserve》的報導。今年齋戒月期間,僅在雪州夜市集的商販,每天就倒棄大約73.67噸食物,這些食物量足以填飽6萬1400人的肚子。這些浪費食物的數字是非常可怕且讓人深思。
「可悲的是,這些文化節慶活動,把馬來西亞推進全球食物浪費極為嚴重的國家,殿後的是以色列和希臘。這些習慣不會讓馬來西亞人感到自豪。」
郭素沁指出,據2022年全球飢餓指數,馬來西亞在121個國家中排名第58位,被歸類為「中等」。這令人難以置信,因為國家仍有窮人餓著肚子睡覺,甚至更有不幸者,在垃圾填埋場翻找食物。
聯合國宣布今年9月29日為「國際減少糧食損失和浪費醒覺日」,主題是「減少糧食損失和浪費:採取行動改變糧食系統」。
據聯合國稱,全球糧產中,約有13%是在收成和銷售之間流失。另外,全球糧食產總量的17%,則是在千家萬戶中平白浪費。
也是行動黨全國副主席的郭素沁表示,馬來西亞必須嚴肅看待糧食系統轉型的呼籲,同時也要提高人們對減少糧食損失和浪費的意識、承諾和參與,無論是政府、公共領域和個人,都要心手相連,承諾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的所有目標。
她說,新冠病毒大流行,國家進入緊急狀態,低效和不負責的國盟政府治理糧食援助無方,導致「升白旗」情景,仍歷歷在目。
郭素沁提醒,距離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國家還有7年時間。正如首相安華最近在聯合國大會上所言:「我們已經落後了,要麼達到三分之一的目標,要麼等著倒退」。
她指出,可持續糧食系統是有彈性的糧食系統,我們必須滿足行業參與者的需求,減少損失及管理浪費,可參考他國的做法。
她舉例,法國是杜絕浪費做得最好的國家,該國禁止雜貨店浪費行為,並立法規定業者必須捐出可食用的食物,禁止扔掉。
在德國,包裝法令要求企業承擔回收工作及回收成本。
在日本,一個名為「第二豐收」的全國食物庫,以「拯救」準備被丟棄的食物。最近還頒布《食品回收法》,將可用食品送到中心去轉化為堆肥、飼料和能源。
郭素沁指出,我們可以在學校鼓勵探討自耕蔬果的可行性,將小面積地段劃為社區農耕地,以協助減少糧食損失和妥善浪費管理。
「我期待2024年的財政預算案,政府將糧食損失和浪費納入優先處理事項,以保障糧食安全和繼續損失下去。」